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腦病神志病科成立于1998年,是集臨床、教學、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。科室現有正式床位48張。科室主要收治腦血管病、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(腦炎、脊髓炎)、帕金森病、癡呆、癲癇、眩暈、肌病、脫髓鞘疾病、多發性硬化、周圍神經病、焦慮、抑郁、睡眠障礙等。醫療特色:1、科室可開展腦動脈取栓術、頸動脈支架置入術、大腦中動脈閉塞再通術、頸內動脈閉塞再通術、腦動脈瘤填塞術等高難度腦血管病的神經介入治療;2、中西醫結合卒中單元(包括腦梗死時間窗內靜脈溶栓、中風病早期的康復、中醫中藥介入);3、中西醫結合治療癡呆、睡眠障礙、抑郁;4、神經電生理的檢查(常規腦電圖、動態腦電圖、肌電圖、誘發電位、神經定量等)。
專科地位: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神志病重點專科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臨床重點專科、福建省腦血管病重點專科、福建中醫藥大學中醫腦病優勢特色學科、福建中醫藥大學實踐教學基地先進集體、福建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授予點、福建中醫藥大學中醫腦病優勢團隊。
學會地位: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、中國醫學教育協會合理用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、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腦病學會副主任委員單位、中華中醫藥學會神志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單位、福建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單位、福建省醫學會神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單位。
臨床地位:中藥新藥臨床藥理研究基地腦血管病研究室、中國卒中中心建設單位,長期從事腦血管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,專科醫療技術水平在全國中醫腦血管系統處于先進地位。
科研成果及學術地位:科室在研和已結題國家自然基金2項、省部級基金20余項,發表論文300多篇,SCI論文30余篇,先后獲得福建省政府科技成果一等獎及三等獎多項,中國中西醫結合科技獎二等獎一項,福建省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一項。參與制定國際指南1項,參與制定國內腦血管病指南1項,完成制定專家共識4項,參與8項國際及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。先后獲得國家重點專科基金與福建省重點專科基金資助,出版主編論著4部,參與出版論著3部,獲得3項國家專利,培養碩士研究生50余名。
團隊組成:科室現擁有1個獨立病區,并設有腦病(神志病)門診、心理門診、中醫綜合治療室及神經電生理室等功能科室。配備神經介入組、腦血管病組、臨床治療組、康復治療組、電生理檢查組,還有一支年輕、專業精干、進取的護理團隊,是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優質護理示范病房。現有人員39人,醫生18人,護士20人,高級職稱8名,碩士18名,碩士生導師7人。學科帶頭人林敏教授從事缺血性神經介入工作16年,是福建省內最早一批開展神經介入工作的專家之一。作為第一術者每年完成神經介入手術400余例,每年完成急診取栓術150臺次,數量、質量在省內均排名第一。作為福建省缺血性腦血管病神經介入專業組負責人,負責全省缺血神經介入的推廣與培訓工作,培養了40余名神經介入進修醫師。目前我院已成功開展了多項神經介入新技術,包括顱內外動脈狹窄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術、顱內外動脈慢性閉塞再通術、腦動脈瘤栓塞術等復雜腦血管病介入手術等,目前在省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方面處于領先水平。
硬件設備:科室現擁有美國Nicolet感覺神經定量檢測系統、日本光電肌電刺激器、丹麥Keypoint肌電誘發電位儀、美國TREXHD視頻動態腦電圖、丹麥經顱磁刺激器、亞低溫治療儀等先進診療設備,并配備有臥床踏車式自動康復機、助行儀、腦功能(障礙)治療儀、電動直立床、生物刺激反饋治療儀、吞咽神經和肌肉刺激理療儀等現代康復設備,開展了常規腦電圖檢查、動態腦電圖檢查、誘發電位、神經傳導、神經定量等檢查及卒中康復、認知康復等。科室設立的中醫綜合治療室,配置了TDP、電子針療儀、音樂治療椅、舌象、脈象儀等中醫診療設備。目前開展了普通針刺、頭皮針、梅花針、耳針、淺針、電針、磁熱療法、定向藥透療法、音樂療法、中藥熏蒸、纏指法、中藥浴、穴位注射、穴位貼敷、隔物灸、拔罐療法、虎符銅砭刮痧、燙熨治療等30余項治療。另外科室還開展了針對神經系統疾病的三伏灸治療。
近年來,我院以高級卒中中心建設為抓手,在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強力保障下,醫院多措并舉,緊跟技術前沿,潛心提高學科核心能力。組建了多學科卒中救治團隊,開展24小時靜脈溶栓、急診機械取栓、橋接治療等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關鍵診療技術,通過定期腦卒中綠色通道質控例會,持續優化腦卒中急診救治流程,進一步加強了腦卒中規范化救治水平,同時參照高級卒中中心建設標準,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,積極開展卒中關鍵救治新技術新項目,發揮神經介入技術優勢。